|
本帖最后由 丁飞菲 于 2011-7-31 23:25 编辑 , t& `( ?3 {) Y w: g, y0 f& n2 v1 J: c; B
+ x3 N/ i% n5 e) ?0 D+ ^: e
小秘密一:小指尖端 所属经络:手少阴心经
3 I7 g& L* ~8 D( u3 j6 [" L 效用:经常摩擦、按压小指尖端有利心脏健康,胸闷,心慌,晕车,晕船时,用力重掐小指尖端,也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。. B% `" Q& ~8 ]0 e
小秘密二:拇指尖端 所属经络:手太阴肺经5 U4 e4 \: }, i5 J' Z6 [
效用:经常摩擦、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、利肺的功效,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。尤其是在秋季,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,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。此外,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,还能缓解咳嗽症状。对于女性朋友来说,按摩此经脉,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,对面色白,指甲苍白或暗紫效果较好,同时可起到改善情绪激动、消除疲劳,减少皱纹的作用。
5 \1 r# y: x: r* e9 h8 S2 A, a2 G 小秘密三:手掌中央 所属经络:手厥阴心包经8 a6 s$ u, C% l' p& `: a- N
效用: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,能增加面部红润,减少皱纹,并能宁心安神,镇定神经。对调理月经,肤色都有一定功效。此外,还有利于心脏健康。) s( l* T# A0 ]# j2 L
小秘密四:肩窝 所属经络:手少阳三焦经
0 @& y" i8 h- i6 L# u) J2 D 效用:用力按压肩窝处,不仅能调节全身体液循环,增强免疫能力,还能刺激大脑皮层,放松神经,改善头痛、耳鸣、目痛、咽喉痛等身体不适。对面部痤疮、酒渣鼻、皮肤虚浮等症有较好疗效。洗澡时利用热水柱按摩肩窝也是不错的方式。6 k! {* A- `% Q/ T
小秘密五:曲肘外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:手太阳小肠经! t. [# ^8 ?! P& Z$ C4 t$ R7 {$ w
效用: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,促进营养吸收。可改善枯暗无泽的肤色,使皮肤恢复润泽,对皮肤过敏和暗疮,湿疹有一定的作用。女性患贫血症状者经常按摩此处更是好处良多。
2 n2 y9 ]8 `- |1 l 小秘密六:鼻翼两侧 所属经络:手阳明大肠经% g5 s) r' q5 Y4 o% c
效用: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对大肠健康有益,便秘或腹泻时按压此处对症状也有一定改善。2 d U1 D+ u$ u+ d0 n5 k- B# s% c: [! U
小秘密七:脚底中心 所属经络:足少阴肾经( f. ~& y/ i( e1 C: G+ w" ~$ Y
效用:睡前按摩能提高睡眠质量,清晨按摩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力。常常按摩更可改善过敏体质,对色斑,面色晦暗,面部浮肿有较好的作用。建议用弯曲的食指关节挤压2分钟左右。
& y4 A0 j1 G0 ]8 U# ~ 小秘密八: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:足太阴脾经
5 O0 p P ?3 g% I$ h) K3 W 效用:可用拇指按压或热水热敷。按压时尽量用力至感到明显酸胀。经常操作能调理脾脏功能,对面色萎黄、皮肤粗糙、毛细血管破裂有较好的作用,能有效的制止面部痤疮的出现,同时能改善消化系统的消化功能,既可减肥,又能健体。6 r6 `: |9 q! M$ o; V
小秘密九:大腿根部 所属经络:足厥阴肝经2 h9 C6 Z0 w* {6 N) M5 o
效用:摩擦大腿根部至发热,能促进肝脏造血和排毒。对黄褐斑、妊娠斑、痤疮、面色晦暗,面色黑等有较好的疗效,并能促进乳房发育,解除乳房胀痛。为避免皮肤受损,建议在润肤露或沐浴露的滋润下进行。$ w5 {3 K/ N7 X( \$ P5 m
小秘密十:外眼角 所属经络:足少阳胆经+ P5 c$ d$ u7 D9 {, E- A2 u' y# J
效用:闭眼,用中指指腹按压外眼角是促进胆囊健康的有效方法,此外还有明目的功能。: r v" F# u5 i
小秘密十一:臀横纹中央 所属经络:足太阳膀胱经
# T! U. x: J$ X 效用:按压臀横纹中央有利膀胱健康,可改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雀斑和妊娠期,产后内分泌紊乱所致的蝴蝶斑,可改善皮肤过敏,毛发焦枯,口唇淡白,目痛多泪等症。
: x, h& u# W' O Q! c- x 小秘密十二:足背横纹中央 所属经络:足阳明胃经( G# }7 I' j; ^$ R
效用:足阳明胃经本身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,因此具有减肥的效果。胃经还可调整内分泌,可治疗面部痤疮,改善面部皮肤颜色,治疗口眼歪斜,还有隆胸丰胸,促进乳腺发育的功能,亦可治疗不思饮食,失眠和消化不良等病症。& ?3 e" J5 v4 H
6 T) S# c, d+ ]& ]; w
( I+ `1 x( x" e' n5 Q! e" W
$ d$ V7 E+ x3 l. i |
|